纪念吴翔教授:无题有感、波耳固体物理研究所的创建、一场关键的战役

发布时间:2015-01-09

长短句二首 

写于髦耋之年


无题有感

荡气回肠的乐章,始于无声终于无声!

激流飞泻的瀑布,始于平静终于平静!

缤纷绚丽的画卷,始于本素终于本素!

辞藻华美的诗篇,始于无言终于无言!

威权煊赫的人生,始于平淡终于平淡!


西江月

忆参加六二九氢弹原理试验


才下东来快列,

又登西去飞机。

漠漠沙丘翻涟漪,

回望阳关映日。


昼饮盐河苦水,

夜披戈壁沙泥。

忙忙碌碌盼巨响,

霹雳一声妖滅!



波耳固体物理研究所的创建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随着毛泽东的去世和邓小平再次登上党和国家主要领导岗位,文化大革命的灾难性历史彻底结束,中国同西方国家重新建立了联系。在这样的背景下,联邦德国科技部长霍夫(Hoff)于1979年来中国访问时提出要访问同济大学并恢复与同济大学的特殊关系,因为同济大学的前身是由德国医生宝隆创建的同济医学院。在他来同济访问时提出要代表联邦德国政府赠送给同济大学一个实验室,由德方提供创建资金,建何种实验室由同济自己决定。当时的同济大学校长李国豪教授决定利用德国资金创建一个固体物理实验室,因为1952年的全国高校院系大调整(向苏联学习办专科性高校),使同济大学变成了一所土建专科高校,而李校长希望让同济重新成为综合性大学,这是第一步(不久李校长就正式提出“两个转变”的办校方针,即向理工综合转变和向德语转变)。

为了创建这个实验室,李校长把原来的物理系主任,院系调整后调去复旦并长期担任复旦大学物理系主任的王福山教授请回来兼职并担任同济大学物理系名誉主任,并参与筹建实验室。王福山教授在三十年代时曾在德国留学,并且是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海森堡(Heisenberg)的研究生,由他和德国人打交道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同时李校长决定从校外引进物理师资,因为当时同济大学物理学只留下一个从事工科物理基础课教学的物理教研室和以建筑声学为主的声学研究室,虽然1978年物理系重建并开始招收应用物理专业的本科生,但是物理师资力量过于薄弱。于是在二、三年内,同济校友赵明洲、李杰,以及50年代中期毕业于复旦的李梧龄、北大的章豫梅和吴翔、清华的陈玲燕等陆续进入同济,王先生还邀请上海交大方俊鑫教授、复旦大学中级物理实验室主任戴乐山、上海硅酸盐所老所长殷之文教授和他推荐的王永令、王鸿等来同济兼职,并一起参与筹建。霍夫部长也邀请国际著名半导体物理学家、斯图加特大学皮尔孔(Pilkuhn)教授帮助同济筹建,由此中德双方后来都认为波耳固体物理研究所的创始人(the founders)是李国豪和皮尔孔两位。

摆在大家面前的第一个问题是这个实验室应主要从事哪个分支学科的研究工作。由于皮尔孔的专业是半导体物理,他自然希望这个实验室以半导体为方向。但是大家认为在中国半导体物理已有了很大发展,在上海,就在同济附近,左有复旦右有技术物理所都在半导体研究中取得显著成果,更不用说北京和其他地方了。同济要新起炉灶同他们竞争,那是会很困难的。而由于六十年代激光物理的迅速发展,原来认为已经接近穷尽的古老学科-----电介质物理获得了新生,当时国际上电介质中的非线性现象的研究和应用正在方兴未艾地发展,但国内这方面研究工作刚起步。因此,中德双方决定这个实验室主要从事电介质物理研究,并决定以发现晶体色心的德国固体物理学家波耳(P.W.Pohl)命名这个实验室。当时校领导决定由王福山任实验室主任,赵明洲为副主任。皮尔孔也推荐德国固体所的著名电介质物理学家特仑斯费尔德教授(后为康斯坦茨大学教授)来协助筹建,特仑斯费尔德派遣他的学生洪克林格(Hunklinger,后为海德堡大学教授)博士于1981年首度来同济访问,协助使用德国大众汽车基金会提供的波耳室启动基金订购仪器设备、培训教师。洪克林格协助建设了声衰减和声速测量实验设备和布里渊散射实验设备。

工作是在困难的条件下开始的,除了开始招收本科生外,1980年在全国刚开始恢复研究生招生时,由当时唯一具有副教授职称的孙熙民老师出面招收了一个研究生班(后来也都在外单位申请到了硕士学位),并由王永令、王鸿等兼职教师协助指导,研究生中包括后来留在同济工作的秦树基、戎月莉等人。1981年已有副教授职称的吴翔、陈玲燕等调来波耳室,于是由方俊鑫、王永令、赵明洲、吴翔等为导师招收了波耳室第一批硕士生,由于当时同济物理尚未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他们都被安排在上海交大申请学位,其中包括后来的同济教授陈鸿、郑浩平和上海交大教授孙弘等。

随后,德国大众汽车基金会明确以后对波耳室的支持方式由拨款改为建立中德合作研究课题。为了寻找合作的方向,在基金会资助下于1981年下半年召开第一次中德固体物理讨论会。由王福山教授和皮尔孔教授担任会议主席。除了波耳室在编成员和兼职成员外,还邀请了国内著名固体物理学家复旦谢希德、西安交大姚熹等与会。德方参加的有皮尔孔、特仑斯费尔德、洪克林格、塞斯勒(Sessler,著名电声学家,达姆斯达得工业大学教授)、海堡(Haber,达姆斯达得工业大学教授)等七人。会议后,由德国大众汽车基金会资助建立了第一批中德合作科研项目,其中包括孙熙民----塞斯勒关于驻极体研究的合作项目、汤晓(由中科院调来的副研究员)----海堡关于固体光谱研究的合作项目等。后来驻极体组取得了显著成绩。

由于波尔固体室研究工作取得成功,同济固体物理在国内的地位有所上升,1986年取得固体物理学科的硕士授予权。1987年召开了第二次中德固体物理讨论会,由吴翔教授(时任物理系主任)和皮尔孔教授担任会议主席。国内由波耳室的在编成员和兼职成员参加,德方与会的有皮尔孔、特仑斯费尔德、麦特费索尔(Methfessor,波鸿鲁尔大学教授,已被德国大众汽车基金会指定为基金会与波尔室的联系人)、洪克林格、塞斯勒、佩尔采(Pelzl,波鸿鲁尔大学教授)、吕内森(Loeneysen,卡尔斯鲁厄大学教授)、弗里克(Frieck,维尔茨堡大学教授)等。会上,波耳室各课题组报告了自己的工作,德方教授给予了很高评价。会后,新建了几个中德合作课题,包括陈鸿----吕内森关于固体比热研究的合作课题、徐永晨----佩尔采关于光散射的研究课题、夏钟福----塞斯勒关于驻极体的研究课题。后来,又建立了王珏----弗里克关于气凝胶的合作课题以及秦树基----洪克林格关于声表面波器件的合作课题。正是这些合作课题的建立和执行,同济大学固体物理的研究水平有了长足进步,1989年取得了凝聚态物理(由固体物理和液体物理合并而成)博士学位授予权。这时同济大学校领导决定把波耳固体物理研究室升格为研究所,与物理系一个班子两块牌子,由当时的物理系主任吴翔兼任所长。

至此,波耳固体物理研究所正式诞生并成为同济大学物理系的重要科研基地,二十多年来为同济的理科发展和中德友谊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济大学物理系

2007年2月